
一、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带动学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激发红色财经文化等理论学习活动33次。认真落实“领航工程”,学院开展“校友导师领航”计划,积极发挥校友引领效能,发挥理论中心组“头雁作用”,举办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开设专题党课9次。组织教师党员赴本溪感悟国歌之源义勇军魂,赴市规划展示中心探寻城市红色力量,赴棒棰岛宾馆周恩来纪念展室体悟周总理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勤政为民的精神风貌。研究生外语教研室党支部获评2024年度东北财经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守正创新,以党建品牌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
学院党委以省委巡视和校党委巡察整改为契机,将巡察发现的四大类问题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并完成整改措施97项。将原有的以教研室为单位组成的教师党支部重新整合,成立公共外语党支部、专业外语党支部和由师生党员组成的翻译产学研协调创新中心党支部。学院党委将以此次党支部调整为契机,在加强师生交流、开展社会实践、促进产教融合等方面积极推动学院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以“卓越党建”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以“商道通四海,外语话世界”为主题,打造“丝路商语”党建品牌,大力弘扬丝路精神,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国庆前夕,学院音·诗·画表演《丝路商语·共话未来》在学校“何以中国盛世华章一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中,为祖国母亲献上一份来自全体商外人的贺礼。
三、思政引领融入日常,引导学生全面成长
学院注重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2024年,共召开主题团会20余次,召开主题班会30多次。其中,“丝路商语·共话未来——探寻‘一带一路’中国贡献、感悟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伟大成就”主题团日获评东北财经大学2024年最佳主题团日。学院青年在各项宣讲活动中,荣获佳绩,“红韵商语志愿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沂火相传志愿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在“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活动暨第二届“好Young的辽宁”多语种青年说大赛中2023级本科生李锦钊、王嘉怡分获外语赛道一等奖、三等奖。2024级本科生刘家华获东北财经大学第二十五届“一二·九”演讲比赛个人一等奖。2021级本科生谭楚漫获2023-2024年度大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在“东财杯”篮球赛、羽毛球赛中荣获佳绩,其中羽毛球队获第五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本年度有3位教师成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5位入选中国外文局翻译研究院全国多语种翻译人才库,20位教师入选辽宁省翻译人才库。经教指委批准,学院与3家公司合作建立了“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与学院签订“实习基地”的公司总数达到11家;校外研究生行业导师增至10人。学院积极支持师生助推中国学术及中国文化走出去。除3部外译中外,本年度学院教师在施普林格出版2部汉译英学术译著(含“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1项),完成敦煌学著作《梵室殊严》汉译日作品1部。5位教师获辽宁省翻译学会优秀翻译学术成果奖;4位青年教师参加2024年东北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3位老师晋级复赛并获得三等奖。1位教师获批校级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1位教师获批辽宁省研究生教改项目立项,1位教师在2024年“外教社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外语教学大赛(商务英语组)中获二等奖。积极推进商务英语虚拟教研室建设,注重更新、强调创新,通过虚拟教研室研讨教育新问题、建设教育新资源、创建教育新链接、分享教育新经验。
五、参加MTI学位授权点周期性评估,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2024年,学院顺利完成“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点周期性评估”专家现场评估环节,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以评估促建设”,努力实现“评估与培养”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水平和竞争力,培育更多高层次、应用型商务翻译人才。
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通过市场调研及专家论证,召开培养方案修订启动会、师生座谈会、汇报会,开展用人单位毕业生质量调查、往届毕业生问卷调查等方式,突出“德育为先”,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明确“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数智赋能”“专创融合”的实现路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六、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助力辽宁全面振兴
2024年,学院师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乡村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赴大连瓦房店市驼山乡金屯村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开展“田间地头的思政课”。学院教师5年来持续为大连市外文图书馆读者举办公益讲座20余次,被评为2023—2024年度全省图书馆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团队;21名师生为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服务;学生党团员赴东北财经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英语启蒙志愿服务108课时;英语专业研究生协助黑石礁派出所处理涉外籍案件。学院师生深入社区,参加九九重阳节敬老活动,为中学生英语提供义务答疑。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外语专业优势,搭建“统筹规划、专业指导、校地联动、传承创新”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新范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国歌之源,义勇军魂”团队赴本溪桓仁县实践,“辽河映月,语绘满韵”团队在抚顺探索中华文化,收获多方表扬信且被抚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七、薪火相传启航财园,从尖山星海赴星辰大海
2024年6月,带着深深的不舍和殷切的期望,学院送走了160名2024届毕业生,他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师生恳谈会上,学院领导和老师深情寄语,鼓励他们未来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在《最好的时光,刚好有你》2024届毕业纪念主题片里,旧照翻拍、毕业生日记、寝室故事、班级风采....都是他们心中最宝贵的回忆。
9月,学院迎来90名硕士研究生、7名二学位新生和41名本科生。入学报到当天,学院为每位新生赠送了印有学院党建品牌主题“商道通四海 外语话世界”的入学纪念勋章。同时为使新生尽快了解学院,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学院举办“从语言到商务:商外人的时代使命——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校友发展论坛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通过校友分享择业、就业、创业的人生经验与感悟,为同学们提供实践与职业规划指导,助其了解行业动态和社会需求,以校友经历和榜样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职业观。
八、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
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会,为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组织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说明会,为学生详细解读项目申报流程及要求,通过互动问答,解答学生们疑惑;举办大创项目学院选拔赛,20个参赛团队围绕创新点、实用性等方面展开陈述,评委们从创意性、可行性、市场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举办留学规划指导讲座、学习经验分享会,邀请专业人士和高年级学生从留学、升学、就业、学业等方面为低年级学生分享经验;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东北财经大学校赛中学院全员参加初赛,其中2023级本科生王嘉怡获成长赛道校级二等奖,2024级研究生许佳薇获就业赛道(研究生组)三等奖。2020级本科生齐绪坤在辽宁省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就业赛道(高教组)优秀奖。
九、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外语比赛
学院组建演讲、辩论、阅读写作等学生竞赛队伍,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2024年,学院外语高水平竞赛应用及理论研究小组成绩显著,协助举办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024年辽宁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校选赛、2024“外研社 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外语能力大赛东北财经大学初赛,参赛人数1761人。组织学生参与多项外语类比赛,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27项,省部级19项,市校级6项。
十、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2024年3月,大阪公立大学商学院院长小林哲教授、卜志强教授访问我院,就两校师生间进一步展开交流合作进行深入会谈。本年度学院先后派出两批学生赴日进行交换留学,其中3月派出3名学生,9月派出14名学生。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学院与海外高校的交流机制。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学科特色,优化国际交流项目,扩大派出规模与覆盖范围,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同时促进中外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