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受经济科学出版社的邀请,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章爱民老师参加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现场举办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China Classics International)、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研究》英文版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由经济科学出版社编辑刘博女士主持。经济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陈迈利先生、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的中国区图书总监李琰女士先后致辞。
陈迈利先生在致辞中提到,经济科学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出版社和“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指定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推荐申报单位”,所出版图书学术影响力在全国经济与管理类出版社中名列前茅。经济科学出版社积极推动出版物“走出去”,众多经科版优秀图书走向世界,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力载体。自2015年以来,共有40多种图书成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国家级重点项目。经科社近十二年十一次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入选品种数量位居全国经济类专业出版社首位。
李琰女士表示,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学术出版机构之一,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与中国学术界有着深厚的渊源,将在“推动中华学术外译,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章爱民老师作为英文版译者分享了翻译心得。他首先向原著作者邱东先生致敬,并对经济科学出版社及其国际分社和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的信任和支持表达了感谢,同时也对本次翻译任务最初的牵线人周竹南教授和王岩教授、全程提供专业指导的北京师范大学吕光明教授、在文献搜集方面提供帮助的斯洛伐克马杰伊贝尔大学商务孔子学院王建伟副教授以及对译文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的商外学院同事表达了感谢。章爱民老师还重点提到,学术外译本身也属于外宣翻译,要坚持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译者应基于国际传播视角,充分考虑受众的语言习惯、思维模式、价值体系等,尽最大可能提升受众对译文的接受程度;坚持对原著中引用的内容进行“有本回译”,即回归英语原文,不仅有利于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地道性,而且方便读者挖掘文献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研究;财经翻译实践本身也是一个审美并传递语言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应通过“同类美感再现”和“异类美感转化”等途径,努力在译文中再现或再造美感,从而追求在实现“功能对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美学对等”。
发布会后期,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编辑总监威廉·阿克尔(William Achauer)向译者赠送英文版样书。(新书“Carrying Capacity of China’s Resources, Environment, Population, and Economy”链接:https://www.amazon.com/dp/9819990459/ref=sr_aod_dp_img)
新书发布会后,还举办了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主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程霖教授领衔的“复兴之路:新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系列图书的版权输出签约仪式,经济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陈迈利先生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编辑总监威廉·阿克尔先生各自代表中方、外方出版机构签约。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为有效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点骨干工程,旨在鼓励和支持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准、传承中华文明、反映时代风貌、适于国际传播的外向型优秀图书选题的翻译和推广出版。“翻译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代表中国学术水准、反映中国学术前沿,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的出版物”是该工程的资助重点之一。
邱东教授所著的《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研究》英文版获批2018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项目,该书英文版是学院继2019年、2022年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以来首次完成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标志着商外学院在学术外译领域取得了新突破,标志着商外学院的学术外译能力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在辽宁省翻译学会第42届年会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中,《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研究》英文版荣获著作类成果一等奖。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践行有组织科研、提升财经类学术外译的成果质量,为培养高层次财经外语类专业人才、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李姝君
初审:章爱民
终审:王 岩